在全球金融風暴的席卷下,盡管跨國巨頭們的日子并不好過,不過就算是勒緊褲腰帶,也不愿放棄在中國逆勢擴張的大好機會。這從兩大飲料巨頭可口可樂與百事可口紛紛砸巨資強勢布局中國市場的動作便可見一斑。然而,“兩樂”博弈的背后除了不言而喻的中國飲料行業的增長潛力之外,還有一連串的疑問:“兩樂”巨額投資的真正指向何在?誰會成為兩大外資巨頭并購的下一個目標?中國飲料市場現有競爭格局是否生變?
兩大可樂勒緊腰帶下注中國市場
上周五,可口可樂亞洲創新與技術中心在上海正式開幕,而這座斥資9000萬美元建成的全球研發中心只不過是可口可樂公司未來3年在華投資的一部分。
可口可樂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穆康泰表示,未來3年,可口可樂公司將繼續在華投入20億美元,用以開拓新廠、建設分銷渠道以及市場銷售和產品研發等。這一數字超過可口可樂入華30年來全部的投資總和。
盡管可口可樂不斷強調在華的大舉逆勢投資只是根據自己的戰略規劃,與競爭對手的策略完全無關,然而可口可樂的意圖恐怕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去年11月,百事可樂宣布未來4年將對華投資10億元布局中國市場。
面對老對手的“先下手為強”,可口可樂顯然不甘示弱。一個“3年20億元”的投資計劃將兩個老冤家的新一輪戰火點燃。
其實兩大可樂的角力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從起初在北美市場上的生死搏斗,到奧運營銷的正面交鋒,再到如今經濟危機中斥巨資豪賭中國市場。不過,這一次用“勒緊褲腰帶”形容“兩樂”的投資舉動并不為過。此前,可口可樂公司曾聲稱,將在各個領域削減成本,計劃在2011年年底之前實現年度節省5億美元。而百事可樂方面更是宣布全球裁員3300人,并關閉6個工廠。
并購戰火伸向非碳酸領域
東方艾格分析師陳樹韋指出,2009-2010年將是軟飲料行業框架結構重構時期,目前國內飲料市場整合的大幕已經拉開。
3月,可口可樂對匯源的收購能否成行將見分曉。穆康泰說:“我們對匯源并購的承諾沒有改變。目前正全力配合商務部對匯源并購的審批工作。”而另一方面,百事可樂公司正在密洽王老吉,欲與可口可樂展開貼身肉搏戰。
AC尼爾森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在銷售價值方面,匯源的全果汁及中濃度果蔬汁銷售量分別占國內市場總額的43.8%和42.4%,再加上可口可樂自身在果蔬汁市場的份額,一旦可口可樂將匯源攬入懷中,無疑將輕松占有國內果蔬汁市場的半壁江山。此外,可口可樂去年高調推出“原葉茶”,僅用了10個月的時間便取得了茶飲料5%的市場份額。分析認為,隨著日資三大企業:朝日、三得利、麒麟的崛起,以及可樂原葉茶的加入,整個茶飲料行業的競爭將加劇。而在涼茶市場上幾乎是王老吉的一家獨大,若百事可樂真的成功收購王老吉,涼茶市場必將成為百事可樂的天下。
看起來,兩大可樂在中國擴張的步伐正一聲緊似一聲。從碳酸到非碳酸的種種跡象表明,百事和可口這對碳酸飲料界的“宿敵”,將把戰火延伸至飲料業的其他領域。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目前,發達地區一年人均消費的飲料量為800杯,而在中國,人均還不足30杯。這一市場的空間可見一斑。
內外資飲料企業展開生死博弈
數據顯示,目前在中國的飲料市場格局中,娃哈哈已經穩居了銷量的首位,但在銷售額方面可口可樂依然是當之無愧的老大??祹煾?、百事、統一等緊隨其后。
陳樹韋認為,可口可樂并購匯源后肯定還將向著產業鏈進一步擴張,而其資金上的強大優勢必將對國內的飲料企業帶來很大的壓力。
品牌營銷專家李光斗表示,對“兩樂”來說,碳酸飲料市場下降的大勢已經難以逆轉,兩大可樂投巨資布局在華市場,很可能是希望對中國的飲料品牌進行整合。尤其是在非碳酸飲料領域,例如果蔬汁市場以及茶飲料市場將可能成為兩大可樂新的主戰場。此舉也必將引發中國飲料市場新一輪的洗牌和連鎖反應。
與此同時,國內飲料企業也在不遺余力地設法占領市場。陳樹韋說,目前中國市場正在處于快速增長的階段,而國內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娃哈哈、康師傅、統一、農夫山泉等在內的各家飲料公司也動作不斷。此前農夫山泉推出果C系列飲品,娃哈哈推出hello-c果汁產品,統一也已經加快了并購的步伐,增持安德利10%的股份,圖謀果汁市場。
有預測稱,到2010年,中國有望成為飲料大國。而未來3年,一場內外資飲料巨頭的生死搏斗將不可避免。
商報記者王曉玥/文